2012/05/07

這些報社終於良心發現了嗎?

這些以前挺馬的報社,現在終於看清事實了,知道這個人的虛假、無情,偏袒、無能!

最糟糕的是 愛說謊、愛欺騙、又無能!


社論-一場「沒有裡子、又失面子」的改革

工商時報【本報訊】
經濟部長施顏祥提出的油電雙漲方案吵了一個月,引起龐大民怨;
財政部長劉憶如提出證所稅復徵案,讓股市市值蒸發1兆6,300億元;
去年費盡力氣開徵、被視為馬英九總統社會正義指標的豪宅稅,結果只課徵到了2億多元
剛剛過去的五一勞動節,勞委會主委王如玄突然提出「加薪法制化」的構想,要用政府的力量來解決勞工薪資又低又不成長的困境。

表面上,馬即將進入第二任的任期,沒有選舉的壓力,正要努力追求歷史地位;勇於面對結構性問題,並且高舉公平正義的大旗,戮力追求改革,似乎正應該是人民所期待的。但為什麼這些政策推出,都遭到社會大眾如此強烈的批評,引起工商企業界立即的反彈,連一向被政府管制最嚴格的金融業都公開登報反抗,甚至揚言要走上街頭?
到底這些政策出了甚麼問題,把馬英九的支持者,都趕到反對陣營去了?把出發點良善的制度性改革,搞成了面子裡子雙輸的「補丁政策」?到底是誰,把良民逼成了刁民?
我們認為,原因出在馬的改革並沒有真正與人民站在一起,沒有真正聽到人民的聲音這些政策,都只敢向人民、向企業伸手要錢,政府卻沒有自我反省。正如歷史故事「周處除三害」,真正應該處理的卻是周處自己!
就以油電雙漲做例子,表面上經濟部將「打擊面縮到最小」,民生用電的漲幅不大,大多數漲價的壓力,都移轉到少數的大企業身上,以為這樣可以將民怨控制在最低。但是,人民在意的是台電、中油的官僚、組織老化、貪污腐敗的問題,人民期望政府藉著油電雙漲的機會,啟動台電與中油的再生方案。但是過去一個多月,卻看到經濟部官官相護,不只提不出對中油台電的改革計畫,甚至連檢討的意願都沒有而馬帶頭要人民縮緊褲帶、不吹冷氣,還大張旗鼓要查民間漲價,把「改革」搞成了官民對立,搞成了革人民的命
電價上漲改成三階段,雖然暫時將沸騰的民怨降溫,實際上卻將通貨膨脹的預期心理一直延長到年底。讓漲價的壓力,從漲一次變成漲三次,對於控制物價上漲是非常不利的。而台電的「營運績效改善」,仍然只是一張空頭支票,馬政府仍然沒有回應人民的聲音

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提出的「加薪法」更是匪夷所思。台灣勞工薪資水準低,長期以來實質薪資負成長,非農勞工的平均薪資只有新加坡的48%、韓國的57%,中高階人才大量流向大陸、香港、新加坡,成為「白領農民工」。這些都是威脅台灣長期發展、埋藏社會動亂的地雷,更是馬政府必須嚴正面對的課題。
王如玄提出的「加薪法」卻想以政府的力量介入企業薪資制度,不只註定會是失敗的政策,如果硬推,必然又將引發社會爭端,甚至點燃企業與勞工的階級對立情緒。王如玄所說國外企業的「社會責任」(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,CSR) 是鼓勵企業對所在的社區貢獻,核心的目標是社區參與、急難救助,而不是替自己公司的基層員工加薪。把鼓勵企業社會責任,與基層員工加薪連結,根本牛頭不對馬嘴。
大學畢業生薪資偏低,根本問題在於就業機會太少。根據經濟部的統計,台灣過去十年已經減少了27萬480家公司,目前每年解散、撤銷、廢止的公司家數,超過新增企業家數;而既有的公司老化、停止雇用,老人不敢退休,中年人願意減薪來維持工作,年輕人的薪水怎麼會有調升的機會?
政府要提升薪資水平,唯有從市場面來思考。要朝「興利」著眼,而不是每次都只想要「分配」,想從已經債台高築的政府財政來增加補助。勞委會在2009年推出22K大學生企業實習方案,運用鉅額的預算來補助企業用月薪2.2萬雇用大學生,雖然暫時緩解了大學生失業的問題,卻也坐實了大學畢業生2.2萬元月薪的水準。王如玄當時面對外界的指責,還曾經在某專業財經雜誌的專訪中大聲表示「求職市場不是政府可以干預的」。如今,竟然又動起以政府補助來介入企業薪資的怪異想法,讓人懷疑,馬政府是不是已經陷入一人一把號、病急亂投醫的窘境了。
馬政府用「打擊面最小」的心態來做改革,根本心態還是走捷徑,不敢面對問題本質的政治考量。油電價格必須處理台電、中油的老化與腐敗;財政健全不能只搞證所稅,必須面對政府赤字飛速膨脹、長期必然破產的問題;薪資水準低落必須靠吸引外資、鼓勵民間創業與投資,才能增加高附加價值的工作機會。
去年敲鑼打鼓震天價響的豪宅稅,至今只課到2,500戶、收稅2億多元,就是政府「打擊面最小」心態的代表作。今年的證所稅、油電價格調整,恐怕也將步上豪宅稅的後塵。這些不敢面對核心問題的假改革,既得不到裡子,又讓政府威信掃地,所有政策七折八扣,徒然把社會搞得人心惶惶。最後只推出一些亂貼補丁的三流政策,既得罪了支持者,也討不到正義!